close

 

EDVVE79465BRFREF5ECE

 

內容簡介

台灣光復初期,想裝電話要抽籤,而且電話比黃金還要貴?
台灣人愛講電話,電信局不得不限時三分鐘?
破壞公用電話,得以軍法論處!

  「一部全方位的台灣電信文史」 

  從話筒裡的故事,見證台灣百年發展!
  每一個電信故事,都紀錄著台灣的發展軌跡,帶領台灣邁向現代,走向世界。

  作者楊振興為中華電信資深顧問、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示顧問,有近一甲子電信資歷。本書保存台灣電信文化資產,帶領社會大眾從話筒裡的故事,了解台灣百年來的發展。書中每一個電信故事,都紀錄著台灣的發展脈絡,從電報、電話機、交換機、海纜與衛星、公用電話、國際通信的演進及進步,一直到現代的行動通訊和智慧型手機,是台灣第一本回溯早期道地電信記憶的著作,並以300多張台灣早期珍貴照片貫串全書,帶領讀者輕鬆的閱讀這本書。

  中華電信‧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示顧問
  楊振興,近一甲子電信資歷

本書特色

  1.題材獨特,台灣罕見的電信發展史,具備知識性、專業性及普及性。
  2.藉由話筒裡的故事,得以見證台灣百年的發展!
  3.收錄300多張台灣早期珍貴照片。

名人推薦

  內容介紹從摩斯電報到行動電話發展中的電信「大小事」,大事指國家電信發展軌跡,小事指常民生活中的電信知識;除了述說電信文物故事,也對電信文物檔案進行考證和補正,這是本書的特出之處。──前中華電信董事長 賀陳旦

  保存與呈現台灣電信文化資產,帶領社會大眾了解前人的努力、體驗台灣過去的發展軌跡,更重要的是,社會大眾因此更加珍惜在這塊土地上的生活。本書就專業性而言,深化了台灣電信史的研究;就普及性而言,激發社會大眾對於台灣電信史的關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館長 陳訓祥

  台灣第一本回溯早期道地的電信「記憶」!
  作者遍查有關檔案,將過去若干誤傳的史實,一一加以更正,更令我非常敬佩。──中華電信退休同人協進會理事長 周志剛

  本書內容千錘百鍊、精挑細選,作者若不是道地的「電信人」,恐難如此一氣呵成。個人很樂意將本書推推薦給「生活在電信」中的朋友。──中華電信北區分公司總經理 鄭閔卿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楊振興


  1941年出生於員林火燒庄佃農家庭。國小獲全縣數學競賽冠軍,初中畢業放棄免試直升台中一中,考上台中「師範學校」,自嘲除了「吃飯睡覺」,就是Read On Demand。就學期間自學鋼琴和法國號,也學會了組裝無線電。

  很偶然地考上電信局,各種考試名列前茅,從此優遊於電信世界;從國營電信到民營化上市,從工程師到遴選派任中華電信駐香港代表,見證了台灣戰後電信近一甲子的精彩發展。

  作者多次獲遴派赴國外機構(如貝爾實驗室)研習電信新科技,也在電信訓練所(中華電信學院)兼課,相關論述、著作眾多。作者於2000年獲電信十大傑出人員獎,對電信感情深厚,退休前兼任「電信博物館促進委員會」執行秘書,致力電信文物之保護,退休後投入電信文史工作,而最大的盼望是「電信博物館」有天會美夢成真。

目錄

推薦序(一) 賀陳旦
推薦序(二) 陳訓祥
推薦序(三) 周志剛
推薦序(四) 鄭閔卿
作者序

第一章 淺談電信─從有線到無限
第二章 深植人心的電信局
第三章 間諜必修─摩斯電報
第四章 千里眼和順風耳─電話機
第五章 千里一線牽─交換機
第六章 天涯若比鄰─海纜與衛星
第七章 報告,想裝電話要抽籤!
第八章 排隊打電話的時代─公用電話
第九章 電信局的金牛─國際電話
第十章 當我們LINE在一起─行動電話
 



  貼切地講,這是第一本整理自「電信博物館」和眾多電信文物檔案的「讀書心得」。而這些電信文物和檔案則是源自許多電信先進留給「電信博物館」的心血結晶,當然書中也描述了少許筆者近一甲子的電信生活體驗。

  話說2000年秋從香港回到總公司研考處服務,因為兼任「電信博物館促進委員會」秘書,開始實際接觸到電信文物和檔案,回想起來真是萬事起頭難,首先著手整理前輩們所留下的千頭萬緒的文物,予以照相盤存。之後,總覺得缺了什麼?原來文物當下最需要的是保管和保養,這個工作後來中華電信委請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暫管並錄製數位圖檔,文物經過專業保養,顯得風光煥發。

  接下來,更重要的是要為文物做解說。好在總公司有個「電信技術圖書館」,也是研考處(後來和人事處合併成為人力資源處)經管,收藏有自1945年以來豐富的各類電信書籍和刊物可供研讀。也好在筆者從人工到自動,從有線到無線都不曾缺席,於是召集退休志工團自2001年中開始建檔,接著動員各分公司繼續蒐集文物,同時也開始紀錄36項的「電信口述歷史」,這是一項時間攸關的競賽,也留給本書極為重要的素材。

  筆者退休後繼續在中華電信月刊「解說」一些「電信博物館」的文物檔案,相關資料除了供稿給檔案局「台灣企業歷史-中華電信網頁」之外,也轉交給科工館使用。日子就這樣過著,從未有過彙集成書的念頭。直到今年春假某日,科工館的策展人李如菁小姐在電話中說道:你整理的資料無人能及,你不寫還有誰會寫!一語雙關,激起了使命感。就這樣,一頭裁了進去,連暑假也沒了。

  10月底完稿和出版社談合作,鄭伊庭經理提到:秀威資訊的數位印刷不會絕版!覺得這是個很好的誘因。會有這樣的思維,是因為先前在職時曾編審《電信大事紀》和推動《電信口述歷史》,都只在中華電信內部印行,很快就絕版了。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和外界讀者長久分享,因此很快就敲定合作,雙方並同意不以獲利為主要考量(這種小眾之書注定不會賺錢的)。

  特別一提的是,2003年6月30日中華電信首先在大廳舉辦「電信13寶」展,電信寶物自此重現江湖,開啟了2005年「電信百年風華展」的序幕,次年續辦特別受到歡迎的「公用電話特展」,時至今日更有個電信廳常駐展。這些看來沒有營運「績效」的工作,很幸運地都獲得當時陳成章副總、呂學錦總經理和賀陳旦董事長的大力支持,這在民營化之前,強大的業績表現壓力之下,能夠上下一心共同努力,是非常令人感佩的。

  最後,套句俗話,筆者是喝「電信局」奶水長大的,用心完成這本「電信書」是感恩也是些許回饋。而最大的願望是為「電信博物館」築夢,願它早日成真。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270441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376頁 / 17 x 23 x 1.88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第一章 淺談電信─從有線到無限

1.從有線到無限

1837年摩斯有線電報開始搭起媒體的高速公路,讓電「信」得以快速暢通無阻。2000年以來,無線行動電話從功能性演進到智慧型,完全改變了人類社群互動的模式。尤其是賈伯斯的「蘋果」手機,吸引了無數死忠粉絲,廣大的「果粉」甚至造就了依賴蘋果為生的企業供應鏈。今日手機無所不在,注意到了嗎?手機通話中常聽見的一句話是「好,我LINE給你」。

2.電信網路的構成

2.1 打一通電話的概念

台灣話「ㄍㄚ電話」,是指磁石式電話用手把「搖鈴」的意思。不知怎的,用國語講就成了「打」電話了。打一通電話,是電信網路最基本的功能。

就以打磁石式電話為例,首先是用戶端要提出服務要求Call for service(CFS),也就是用手搖轉動電話裡的發電機,這時人工台的對應吊牌就會向下翻,值機員出應。接下來值機員選擇接通被叫號碼的塞繩(Cord),檢查被叫是否通話中,如否,則予以接通。等到通話完畢,處理計費並予拆線。

第七章 報告,想裝電話要抽籤!

3.3 光復早期的電話建設

戰後百廢待興,各業亟需電話。而為公平分配資源也就實施裝機抽籤制度,由台北市議長主持,抽中後預繳大約2萬元裝機相關費用,再去採購、建設,還要再等待完工才有電話可用。其時台北政經地位重要、人口也成長到近50萬。

3.3.1 台北擴充800門申裝要抽籤

民國38年(1949年) 8月台北電信局擴充完成800門號,登記裝機卻達1261戶。9月2日台北電信局發文於中央、新生、公論報等報社通告,並敦請交通處、省市黨部、參議會及商會推派代表監視抽籤。

有一說當時「電話比黃金還要貴」,擴充工程完工時先接待各機關首長觀禮,出席人員有台灣省黨部副主委李友邦、省參議會副議長李萬居、秘書長連震東、台北市參議會議長周延壽、台北市政府市長游彌堅....以及新生報社社長謝然之、工業聯合會理事長林挺生等,都是一時政商風雲人物,可見其時盛況而且慎重非凡。
 

 

 

 

... 麥片蝦是新加坡一道家喻戶曉的菜,咸香可口,也是我女兒非常喜歡的一道菜,每次連麥片渣都要拿來拌飯,做法其實也簡單 By 娜娜的溫暖小廚房 用料 大蝦 1000g 黃油 50g 麥片 150g 咖喱葉 適量 食用油(炸蝦用) 適量 做法步驟 ... 1、新鮮大蝦,可以用老虎蝦、玻璃蝦等 ... 2、個頭大一點、新鮮的蝦比較好 ... 3、用剪刀剪去蝦頭的尖刺,去掉蝦須,剪去蝦腳 ... 4、開蝦背,去掉蝦線 ... 5、處理好的大蝦沖洗乾淨,用廚房紙吸去多餘水分,備用 ... 6、鍋里燒熱油,油溫8成熱,把蝦下鍋炸 ... 7、炸至兩面金黃,撈出 8、油繼續加熱升溫,鍋里又開始翻滾,再次倒入大蝦復炸一次 ... 9、炸至熟透,撈出瀝乾油,備用 ... 10、準備麥片蝦的靈魂,新鮮咖喱葉,炒香的咖喱葉焦香酥脆,為這道菜增添了獨特的風味,如果沒有的話,只能用別的代替了,例如蔥段、香茅,喜歡咖喱味的可以加點咖喱粉 ... 11、熱鍋,放入咖喱葉炒出香味 ... 12、加入黃油,繼續炒咖喱葉,炒至焦黃,香氣十分濃郁 ... 13、帶入炸好的大蝦,翻炒 ... 14、炒到蝦變得乾爽,倒入麥片,可以在網上買專門的麥片蝦配料,沒有的話,就用普通的即溶麥片 ... 15、不斷地翻炒,是麥片均勻地裹在蝦身上,麥片吸收黃油,炒出香味即可出鍋 ... 16、麥片的香味、咖喱葉的香味、黃油和蝦完美結合 ... 17、麥片吸收了黃油和蝦的味道,香味濃郁,用來拌飯,白飯都能吃一碗 大蝦的飲食禁忌 蝦忌與某些水果同吃。蝦含有比較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如果把它們與含有鞣酸的水果,如葡萄、石榴、山楂、柿子等同食,不僅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而且鞣酸和鈣離子結合形成不溶性結合物刺激腸胃,引起人體不適,出現嘔吐、頭暈、噁心和腹痛腹瀉等癥狀。海鮮與這些水果同吃至少應間隔2小時。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譜! 喜歡這個食譜記得收藏、關注哦!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對這道美食的建議。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OAEkARB.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11122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神岡缺乏食慾改善中醫診所神岡口乾、口渴改善中醫診所大雅肌肉緊繃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台中失眠改善中醫診所 潭子發燙感改善中醫診所 網路評比不錯的中醫診所台中長期頭暈看什麼科 大雅體溫控制功能異常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治療有成效的中醫診所南屯長期頭暈改善中醫診所 霧峰倦怠、疲勞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看不好的人都來這間中醫診所大里躁鬱恐慌中醫推薦 大里淺眠或多夢治療中醫 問診詳細有耐心的中醫診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uranpullan 的頭像
    touranpullan

    touranpullan的部落格

    touranpul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